父亲被捅重伤无钱医治,兄妹绝望求助——水滴筹为何成为资本吸血池?

爸爸还在昏迷,我们真的撑不住了!
“大家好,我是尚娜娜的儿子,我叫邵新平,我叫邵子墨。我们现在住在紫霞园,就在前几天,我爸爸被精神病用刀捅伤,我妈妈也在拉架的过程中,右手手臂被刀贯穿。现因伤势过重,在徐州重症监护室里一直昏迷不醒。医生说,我爸爸身上有多处刀伤,肺部也被切除,因巨额的医药费让我们承担不起。现在对方一直不出面解决,一分钱也不出。对于我们普通农村家庭难以承受如此的压力,希望徐州有关部门和领导们重视,我们帮帮我们吧,我谢谢你们。”
在镜头前,这对年幼的兄妹哭诉着父亲的病情,母亲的伤势,他们无法负担的医疗费用,以及行凶者未出面的不公。然而,这样的场景在中国,已经不再新鲜。在一个没有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,病患的家属除了哭诉求助,似乎没有别的办法。
更令人心寒的是,即使社会善心人士愿意伸出援手,他们筹集到的善款,也可能成为资本的猎物。像“水滴筹”这样的众筹平台,看似是无助家庭的“救命稻草”,实际上却是资本市场的“提款机”——在中国人最绝望的时候吸血,甚至让那些倾尽所有捐款帮助他人的普通人也成为被割的韭菜。
中国人只能靠“水滴筹”活命?
为什么一个普通的家庭遭遇突发医疗事故,就会瞬间陷入深渊?
为什么在中国,生病意味着贫穷,甚至意味着死亡?
原因很简单:中国至今未施行全民免费医疗。尽管政府每年在“维稳”上的开支超过上万亿元,但对普通人的医疗保障却极度匮乏。很多基层民众甚至连基本的医疗保险都无法覆盖,只能在生死线上挣扎。而在这样的制度下,水滴筹等众筹平台,成为了无数病患最后的救命稻草。
但这根“稻草”,真的能救命吗?
2016年成立的水滴筹,一度以“人人可筹,免费使用”的公益形象示人,但它的商业模式却完全是资本驱动的。2021年,水滴筹母公司“水滴公司”成功上市,上市当天市值一度超过40亿美元,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无数患者的痛苦和全国捐款者的善意之上。
更让人愤怒的是,水滴筹的审核机制存在严重漏洞,曾被多次曝光“诈捐”事件——有人伪造病情骗取捐款,而真正急需救助的人却筹不到足够的钱。这一平台,既无法保障捐款的公平性,也没有真正为病患提供救助,而是靠着吸纳全国人民的善款,成为资本市场的提款机。
在水滴筹的商业模式下,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反而成为被剥削的对象。他们不仅需要向社会公开自己的隐私,还要在网络上“卖惨”,甚至要依靠悲情营销才能获得捐款。而平台则从中牟取巨额利益,甚至通过保险、投资等业务将流量变现。
医疗不该是奢侈品,而是基本人权!
在全球范围内,医疗保障早已被视为公民基本权利。欧美发达国家早已实行全民医保,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努力推进免费医疗体系。然而,在中国,看病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,生病仍然是压垮无数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医疗本应由政府负责,而不是让百姓去水滴筹“乞讨”!
一个国家的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,却要靠民众的捐款去填补,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制度失败!
政府每年投入巨额资金用于“维稳”,却在最基础的医疗保障上缺位;
大量的公立医院正在加速私有化,医疗资源向富人倾斜,穷人只能在绝望中求生;
医院的药价虚高,医疗费用贵得离谱,普通百姓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已成为常态!
这些问题,早已成为社会不满的导火索,但至今仍无人问责。政府不作为,资本趁机收割,而最终买单的,还是最底层的普通百姓。
救助尚娜娜一家,更要反思整个医疗制度!
面对尚娜娜的惨剧,徐州政府应当立刻介入,责令行凶者承担全部医疗费用,并提供政府救助基金,确保受害家庭得到应有的补偿。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,更是一个国家医疗体系全面崩溃的缩影。
但我们必须明白:
今天是尚娜娜一家,明天又会是谁?
如果中国医疗制度依然不改革,下一次在水滴筹上哭诉的,会不会是你的家人?
政府必须承担责任,真正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,而不是把问题推给市场,让资本和民众去买单!
反思:改变从此刻开始!
医疗不应该是富人的专利,而应该是所有公民的基本权利。一个国家的政府,如果不能保障最基本的医疗权利,那它的合法性何在?
今天,我们可以为尚娜娜一家发声,帮助他们渡过难关。但更重要的是,我们必须质问政府,质问这个制度,质问那些靠着中国人民的血泪发财的资本家!
不改革,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停止。
今天,我们能救一个家庭;但只有彻底改变医疗制度,才能真正救更多的人!
作者|程军
编辑|钱杉
声明|本网站发布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,若您发现内容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致信jinrizhiyi@gmail.com,我们将迅速核实并进行更正或删除。感谢您的监督与支持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