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宿迁泗阳中学因提前开学引发舆论风暴,最终被市县多部门紧急叫停。然而,面对官方批评,该校依旧拒不整改,情节严重,影响恶劣。这场风波不仅暴露出泗阳地方教育管理的混乱,更凸显了当地政府长期以来将教育作为牟利工具、以维稳打压异见的惯性思维。

教育乱象:利益至上,学生成摇钱树

泗阳中学提前开学的背后,显然不仅仅是“办学自主性”的问题,而是赤裸裸的利益驱动。众所周知,学校提前开学意味着学生在校时间延长,校方得以变相收取更多学费、补课费,甚至为校内商家创造额外盈利机会。对于当地官员而言,教育不再是育人的平台,而是一个牟利机器,学校成了他们盘剥学生家长的金库。

涉事泗阳中学 网络图

在中国教育体系中,类似“掐尖招生”“超纲教学”“违规补课”等现象屡见不鲜,而泗阳中学的做法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。泗阳县政府表面上叫停,却迟迟未能有效整改,难道真的是监管不力,还是地方官员早已与校方形成利益联盟,默许学校牟取暴利?

通报批评:官僚表演,真正责任人安然无恙

从通报内容来看,泗阳中学被指“情节严重,影响恶劣”,但至今未见任何校领导或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具体问责措施。这种“点到为止”的批评,熟悉中国官场运作的人都不会陌生。只要不触及真正的利益核心,一切批评最终都会成为一纸空文,雷声大雨点小,甚至连“走过场”都算不上。

宿迁教育局通报截图

对于泗阳当地官员来说,舆情的爆发才是他们真正的“危机”,而如何尽快平息负面新闻、转移公众视线,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。至于教育本身、学生利益,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。这也解释了为何泗阳中学敢于公然违抗命令,拒不整改——因为他们深知,真正受到惩处的永远不会是自己。

泗阳政府:维稳机器,打压异见成常态

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,泗阳县政府在面对舆论监督时的惯性反应并非真正整顿,而是严防死守,甚至对批评者进行打压。在过去的许多案例中,泗阳政府的维稳手段早已臭名昭著——对于那些揭露政府腐败、官员滥权的人,他们不是听取意见、改善治理,而是动用公权力进行压制,甚至动用公安、法院手段让举报者付出沉重代价。

现任县委书记 马伟

特别是在现任泗阳县委书记马伟的治理下,泗阳官场腐败丛生,法治倒退,社会矛盾日益激化。马伟治下的泗阳县,不仅教育乱象丛生,政商勾结、黑幕交易更是层出不穷。政府公权力被滥用,维稳机器愈发残暴,任何敢于揭露真相的人,都面临着巨大的政治风险。泗阳的治理模式,就是中国地方政府黑暗现实的缩影。

从政府的反应来看,他们更害怕的是舆论的进一步发酵,而不是当地教育乱象的真实存在。倘若没有舆论的关注,泗阳中学违规提前开学的现象恐怕早已成为一种“行业惯例”,甚至可能被吹捧为“对学生负责、提高升学率”的所谓“先进经验”。这不仅是对教育的亵渎,更是对当地学生和家长的长期剥削。

结语:泗阳只是缩影,教育乱象何时休?

泗阳的教育乱象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整个中国教育体系问题的缩影。在地方政府眼中,学校不仅是敛财工具,更是维稳机器的一部分:一方面用“教学任务”压榨学生和家长的财富,另一方面用“思想教育”扼杀独立思考,将下一代塑造成顺从的工具人。而当问题曝光,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反思,而是如何堵住舆论的嘴,如何平息风波,而不是解决问题。

泗阳政府能否真正整顿教育乱象?从他们过去对待维权人士的方式来看,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毕竟,一个靠压制异见、维稳至上的政府,怎么可能真正关心孩子的教育?

作者|李青
编辑|程军
声明|本网站发布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,若您发现内容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致信jinrizhiyi@gmail.com,我们将迅速核实并进行更正或删除。感谢您的监督与支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