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争者纪实|梁晃维:学运青年,因民主信念入狱4年11个月

梁晃维,1997年生于香港,他的人生轨迹恰与香港的政治变迁交错。作为回归后的“九七世代”,他的童年见证了香港“高度自治”承诺的逐渐崩塌。他经历了SARS疫情的恐慌,也在雨伞运动、反送中运动中成长。他曾感叹自己这一代人是“被诅咒的孩子”,但同时也坚信,“命运已无法分割,我与香港的未来紧密相连。”
在求学时期,梁晃维展现出出色的领导才能,积极参与社会事务。在香港大学生物医学系就读时,他迅速在学生会崭露头角,成为外务秘书,并在时事委员会担任主席。他不仅关心校园事务,更着眼于整个香港的政治发展,积极推动各类社会运动,逐步从一名学生领袖成长为香港民主抗争的重要推动者之一。
从校园走向社会,投身民主抗争
2017年,香港民族党召集人陈浩天计划举办“哀悼香港沦陷二十年”集会,遭港府禁止。作为港大学生会外务秘书,梁晃维挺身而出,协助民族党将活动改至香港浸会大学成功举办。这一年,港府提出“一地两检”方案,在香港设立中国内地执法区,激起社会广泛不安。梁晃维与多名学者、民主派人士成立“关注组”,通过街头宣传、线上讨论、媒体采访等方式,向公众揭示“一地两检”如何侵蚀香港法治。他毫不掩饰自己的立场,强调“自己是完全的香港人”,并认为在中共体制下成长的人与香港人的自由观念截然不同。这种本土意识,使他成为北京眼中的危险人物。
2019年反送中运动爆发,他迅速行动,与大学同学成立“香港大学反送中关注组”,在校内外摆设街站,宣传民主抗争理念,组织连侬墙、文宣制作班和公民讲堂。他意识到,仅仅依靠学生运动不足以撼动权力结构,决定投身正式政治,在同年区议会选举中参选中西区观龙选区议员。面对选举主任的政治审查,他直言:“只有观龙区选民有资格决定我是否适合代表他们。”最终,他成功当选,成为民主派的一员。
民主派初选胜出,却遭政府政治清算
2020年,梁晃维参与“35+民主派初选”,希望通过选举获得立法会过半席位,为香港民主运动争取空间。他成功胜出,但随即因签署《墨落无悔》声明,承诺在立法会否决财政预算案,被港府指控“危害国家安全”。他的立法会提名因此被取消,民主派初选也被定性为“颠覆国家政权”的阴谋。
2021年1月6日,他在家中被香港国安处拘捕,成为“香港47人案”被告之一,并被拒绝保释。尽管长期羁押,他依然保持信念。他在狱中撰写《致观龙》,向选民告别,并强调:“虽然身陷囹圄,我从未丧失对香港和香港人的信心。”
遭重判4年11个月,抗争的代价
2024年7月2日,法院裁定梁晃维罪名成立。同年11月19日,西九龙裁判法院判处他4年11个月有期徒刑,刑期至2026年1月。目前,他被羁押于荔枝角收押所。法院的判决不仅是对梁晃维的清算,更是对香港年轻一代民主抗争者的警示。
然而,港府的打压无法抹去他的贡献。他曾代表学生为香港发声,他曾在街头守护自由的象征,他曾在选举中赢得民意的认可。即便身陷囹圄,他的信念仍在延续,成为香港民主运动不可磨灭的一部分。
香港的未来,由不屈者书写
梁晃维的遭遇,是香港青年世代抗争的缩影。他的政治生涯虽短暂,却照亮了政府如何利用法律手段铲除异己,扼杀民主运动。然而,历史不会遗忘那些站出来发声的人,他们的勇气和信念终将成为香港未来变革的基石。
无论高墙如何封锁,他们的精神不会被湮灭。让我们铭记梁晃维,并继续关注香港的抗争者。他们的斗争,不只是为了自己,而是为了所有仍然相信自由的人。
作者|今日质疑网
编辑|程军
声明|本网站发布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,若您发现内容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致信jinrizhiyi@gmail.com,我们将迅速核实并进行更正或删除。感谢您的监督与支持!
